移到主要內容
運動心理支援都在做什麼?
2024-03-30
運動心理
129

運動心理支援都在做什麼?


楊明蓁/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員


隨著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對選手心理素質的信念逐漸多元,運動場上的心理韌性,不再是殘酷競技舞台篩選後的結果,而是人類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面對沿路的挑戰與考驗,不斷地自我挑戰與突破的成長展現。儘管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運動心理的重要性,但對於運動心理諮詢老師實際上如何幫助教練和選手表現更佳仍存在一些疑問。

「心理老師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有病的人才需要找心理老師嗎?」

「老師有快速提升心理素質的懶人包嗎?」

「表現失常就是心理有問題?」

這些都是運動心理諮詢老師常常會遇到的疑問

 

運動心理諮詢老師主要的支援內容有哪些?

1.情緒照顧:針對選手在訓練及比賽過程中萌生之情緒感受,以同理原則協助選手進行覺察與整理,學習接納自我以穩定身心健康及表現發揮。

2.壓力管理:針對選手在訓練及比賽過程中有關競技表現之壓力現象,提供觀察、分析、運動心理技能指導及團體知識性課程,提升選手內控覺醒程度與臨場調整能力。

3.投入動機:針對選手在訓練及比賽過程中產生配合度、積極度、堅持性與規劃能力等心理相關現象,提供觀察、分析、支持、建構與改善等協助,以維持充分動機水準。

4.團體動力:針對團隊成員在訓練及比賽過程之合作狀況、互動品質、溝通風格,提供觀察、分析、個別諮詢與團體課程,促進團隊凝聚力。

 

團體課程示意圖.jpg圖1 團體課程示意圖。

(圖:楊明蓁/攝影)

5.專注品質:針對選手在訓練及比賽過程中有關專注力表現相關現象,提供個別分析、運動心理技能指導及團體知識性課程,以提升選手表現穩定性。

6.訓練開發:針對進步停滯或表現長期受阻之選手,在教練知悉且認同下,提供運動心理角度問題解構,依分析脈絡協助設計專屬訓練課程。

7.傷病心理建設:針對因傷勢與疾病造成訓練及比賽中斷之培訓隊成員,提供個別諮詢或互助性、知識性團體課程,協助穩定投入復建、治療及保持回場後良好心理狀態。

 

運動心理支援不僅關注個別選手或團隊的心理狀態,更聚焦在提升選手整體運動表現的方面,提供相應的專業支援與技巧,幫助他們克服挑戰、發揮潛力,並在競技場上達到最佳水平。

 

如何成為運動心理諮詢老師?

台灣運動心理學會每兩年舉辦一次運動心理諮詢老師培訓課程,最近一期預計在2024年7月舉行。報名資格包括國內、外體育運動相關科系或心理學科系的碩士在學生或碩士以上學位者,需符合學會所定學歷規定,經審查合格後方可參加培訓。在完成受訓課程後,須通過培訓班學術科測驗,可進行150小時實習課程。完成實習並成為學會有效會員後,將獲得台灣運動心理學會諮詢老師授證辦法所頒發的證書,詳情請參考學會網站http://ssept.org.tw/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