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國家運動科學中心_運科元素融入訓練日誌之參考範例
:::
2024-07-31
運動科學
217

運科元素融入訓練日誌之參考範例


陸康豪/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員


在臺灣,從基層至大專校院,乃至企業隊、國家隊的運動員,許多學校或運動機構會要求選手每日須繳交訓練日誌,記錄每天的訓練歷程,也讓自己的教練藉由訓練日誌更了解選手的心得與回饋。依筆者過去經驗,許多訓練日誌的架構為(一)訓練目標、(二)訓練內容、(三)檢討與評估,形式多為空白欄位,由運動員自由撰寫。筆者過去擔任第一線實務支援的角色時,經常構思如何將運動科學輔助訓練的概念融合到訓練日誌中,包含:身體組成分析、疲勞監控、心理量表、訓練負荷量計算、營養品使用情形及運動傷害紀錄等,讓訓練日誌的內容不單純只有運動員自行陳述,應將運科元素融入訓練歷程。此外,筆者認為訓練(或比賽)日誌應有每日訓練前與訓練後兩種版本,再加上每週回顧一次的訓練週誌,這樣的歷程才更加完整。訓練日誌在設計上可加入填入數值的空欄位、勾選式表單及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同時保留給選手自述的空白區塊,看起來雖增加了填寫頻率,但反倒更節省時間。

以下為筆者依過去資歷,再加上科學文獻佐證,自行設計的訓練日誌(週誌)參考範本,範例內容純屬虛構。

 

訓練/比賽前

運動員在展開今日的訓練(或比賽)前應先做好目標設定,若等訓練結束後才回想今天的訓練或參賽目標不是很怪嗎?在當天訓練之前,選手可能會接受一些運科檢測,像是身體組成分析或疲勞監控,以及主觀的自我評估或身體狀況描述等,這些都是在訓練前可記錄下的內容。

訓練比賽前日誌範例.jpg

圖1 訓練/比賽前日誌範例(內容純屬虛構)。(圖:陸康豪/自行製作)

 

訓練/比賽後

在完成今日的訓練課表後,應再填寫一次訓練日誌,除了檢視有無達成訓練前的設定目標之外,還需記錄過程內容,從中反思成功或失敗的因素,試想下回訓練時如何修正錯誤。另就運科元素的觀點來看,訓練後的日誌除了可回顧今日訓練狀態、運動傷害及運動營養等初階訊息,更可結合訓練負荷量(training load)紀錄的概念。常見的訓練負荷量評估法為計算訓練衝量(training impulse, TRIMP),目前計算TRIMP的模式有很多種,其中不須任何儀器的方法為seesion-RPE模式,又稱RPE訓練衝量法。選手須於每訓練回合結束後的30分鐘,回想方才訓練回合的自覺努力程度(RPE 1-10分),再將每訓練回合的RPE值與當回合的訓練時間(分鐘)乘積,即可得到當回合的訓練量,利用訓練後的日誌即可記載每日、每回合的訓練量。

訓練比賽後日誌範例.jpg

圖2 訓練/比賽後日誌範例(內容純屬虛構)。(圖:陸康豪/自行製作)

 

訓練/比賽週誌

除了訓練日誌之外,筆者更主張填寫訓練週誌。運動員不僅在每日訓練後要檢討當天的缺失或不足之處,更可利用每週的休息日,仔細回顧當週的訓練概況,記錄下表現好與表現不好的部分。而配合運動科學支援,某些運科檢測的頻率常以「週」為單位執行,例如:身體組成分析,進而結合選手的體重管理紀錄,以及胃腸道的狀態回顧等。另延續訓練負荷量紀錄,選手若能每日記錄RPE訓練衝量,即可再以「週」為單位,進一步分析訓練單調性(monotony)與壓力值(strain)等參數,這些指標可能有助評估選手的適應情形與疲勞程度,在此不詳細說明計算過程,有興趣者請見詳閱詹華蓁與江杰穎(2017)的文獻資料。

訓練比賽週誌.jpg圖3 訓練比賽週誌(內容純屬虛構)。(圖:陸康豪/自行製作)

 

筆者研發的訓練日誌與訓練週誌,未來可再進一步開發成電子版,一方面可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載具使用,另一方面資料可數位化保存與運用,同時運科檢測的資料也可直接由國家級訓練機構串接至電子化的訓練日誌或週誌系統中,避免須一再重複填寫資料,進而提升資料的應用性。

 

參考文獻

陸康豪、何仁育(2021)。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生理、生化支援競技運動之進化歷程。國民體育季刊,50(4),16-21、104。

詹華蓁、江杰穎(2017)。RPE訓練衝量法在運動訓練與監控之應用:系統性回顧。運動表現期刊,4(2),87-97。https://doi.org/10.3966/240996512017120402003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Sport. (2013). Physiological tests for elite athletes (2nd ed.). Human Kinetics.

Cormack, S., & Coutts, A. J. (2022). Monitoring fitness and performance. In D. Joyce, & D. Lewindon (Eds.), High-performance training for sports (2nd ed.) (pp. 101-117). Human Kinetics.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