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國家運動科學中心_爆發力的關鍵指標,淺談「發力率」
:::
2024-03-25
體能訓練
418

爆發力的關鍵指標,淺談「發力率」


陶衍勳/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研究助理


從小到大,不論是在體育課或運動比賽中,爆發力是耳熟能詳的名詞,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或在運動科學的研究裡,「爆發力」究竟是甚麼?又該如何檢測呢?

發力率是甚麼?

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簡稱RFD),代表肌肉力量快速動員的能力,舉例來說:球類運動選手在執行跳躍時,肌肉往往只有不到0.5秒的時間,就必須產生爆發性的力量,頂尖的田徑短跑選手在高速衝刺時,每一步觸地的時間更可能少於0.1秒,在這樣的情況下,不但需要強大的肌肉力量,還需要能夠快速地使用這股力量,也因此有些人在健身房裡可以扛起較大的重量,但在運動場上的體能表現卻未必更好,差別往往就是肌肉發力的速度。

通常RFD的檢測,會以垂直跳躍或其他相關的爆發性動作執行,搭配電子感應器材或測力板(Force Plate),透過執行動作中的RFD數值,可以得到肌肉在0.05秒之內的發力大小(甚至更短),這對許多不同的運動項目來說,都是相當關鍵的運動表現指標,例如:下肢的跳躍、衝刺或是上肢的揮拳、投擲等等…。

2024運動科技論壇暨科技展示活動中體驗測力版.jpg

圖1 民眾於2024運動科技論壇暨科技展示活動中體驗測力版。

(圖:蘇靖雅/攝影)

誰需要發力率?

有趣的是,除了上述爆發性的運動能力之外,你能想到人體在甚麼時候會需要快速動員肌肉嗎?答案是「預防傷害」的時候。試想一下,是否曾經走路不小心跌倒或是差點扭到,但好險身體及時穩住的經驗?事實上,能夠及時提供穩定的力量,也是RFD的一種展現,在意外發生的當下,越高的RFD,代表身體有越強的反應能力,也因此在目前的研究上,RFD除了檢測運動員的表現指標,也開始被應用於運動傷害預防、甚至是防止高齡者跌倒的領域,尤其人體在老化的過程中,最先流失的除了肌肉組織,快速動員的肌肉力量也會顯著退化。未來,RFD的檢測可能會逐漸走向社會大眾,甚至成為健康檢查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Maffiuletti, N. A., Aagaard, P., Blazevich, A. J., Folland, J., Tillin, N., & Duchateau, J. (2016).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physi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6, 1091-1116.

2.Rodríguez‐Rosell, D., Pareja‐Blanco, F., Aagaard, P., & González‐Badillo, J. J. (2018). Physi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ssessment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 Clinical physiology and functional imaging, 38(5), 743-762.

3.Hester, G. M., Ha, P. L., Dalton, B. E., VanDusseldorp, T. A., Olmos, A. A., Stratton, M. T., ... & Vroman, T. M. (2021).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s a predictor of mobility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Geriatric Physical Therapy, 44(2), 74-81.

留言區